关于教育问题的三问(一) ——我们真的爱孩子吗

2014-03-09 09:13评论(0) 浏览(90)

关于教育问题的三问(一)
——我们真的爱孩子吗

我们真的爱孩子吗?这是我关于教育的第一问。

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可能并不知道如何爱孩子,作为一名家长试着回答我一些问题吧。我们大概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陪陪孩子较多一些,孩子在七八岁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陪孩子玩耍的时间每天有一个小时吗?我们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肯花时间陪陪孩子说说话吗?从孩子开始认字的时候,我们一直坚持陪孩子阅读过吗?我们每年参加过家长学校,为了孩子认真学习过教育理论知识吗?在我的家里,为了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并且自己起到了模范作用吗?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看过《犹太人智慧全集》,就知道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适应能力最强的人种了。我们家长往往自认为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时候甚至不愿放弃一次打麻将的时间陪陪孩子。我们往往在孩子面前毫无遮拦地找很多借口,可是却不让孩子找借口。我们常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们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习更多是死板的知识,太多的性格培养、习惯养成是和父母有关的,我们尝试改变过一些吗?因为我们自己不喜欢阅读,我们的家中就没有几本像样的书籍,孩子能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吗?犹太人每年平均六十四本的阅读量,我们瞧不起的小日本是40本,咱们国家则是4.5本不到5本,可能与人口太多有关,也不该这么少吧。

我们为孩子择校,也有太多的理由,为了孩子今后发展,“孟母三迁”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难道就没有家长攀比的因素,我们太多考虑的是孩子上好大学,综合考虑自己孩子的整体素质了吗?其实孩子有很多更适合做的事情,却因为我们不让他去完成,而且我们的判断依据是一己之见,难道真的不适合吗?久而久之,叛逆心理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老师,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我扪心自问,我做的并不好。上海市教研室、普陀区教育局举行的全国有效教学研讨会上,上师大学科教育研究所谢利民所长指出,当前教师“厌教”现象日益增多。现在厌教的现象已经很严重了,2012年5月28日,河北馆陶一中一名高三教师自杀身亡立即引起社会热议。教师厌教的现象再一次提醒社会,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我们把孩子送到厌教的老师手中会怎样呢?“既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社会普遍对教师的要求,认为教师职业稳定,每年有两个长假,工资待遇低一些理所当然了。除非我们的教师真的没有了攀比之心。

教师的精气神在哪?我常想这个问题,我们一边抱怨教师工资低待遇不公,一边还要上好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的九月十号——教师节这一天才能看到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只有在馆陶县一中老师自杀后,才传出来当地教师工资普涨800元。当社会把教师行业看着二等甚至三等公民从事的行业,教育能很好的发展吗?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事业都应该是社会精英阶层来从事的行业,今天我们很多人见教育行业的稳定些,来到学校教书,而且谁都能来教书,可以说中国对教师的轻视已经走到了最低谷。但凡每个月能挣到几千元的人都不愿意教书,教师的待遇不公还体现在,在这行业如果发生了一些事情,必须自己承担,否则没有人替你承担。公务员这样吗?他们有权利可以摆平一些事情。商人这样吗?他们可以用钱摆平一些事情。唯独教育行业的一线教师,一生需要谨小慎微,这样教师能出成绩吗?再看看我们有教育家吗?我们所谓教育名师,我们的教育理论真正在教师中产生深远影响吗?我们所知道的夸美纽斯、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咱们国家的蔡元培、陶行知都已经离我们比较远了,贵州的会宁、湖北的黄冈和那里走出来的名师多少都和应试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得不承认,教师的社会地位、成就感和教育行业的低门槛,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这个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能强大起来,教育现代化从何谈起。我们很多人在做教育上的生意,是教育畸形发展的产物。比如能把教辅做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产业,而且能把盗版行业也做得如此精致,对我们孩子的教育真的有利吗?这个产业的不规范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教辅中产生的实际效益又有多少,我们真正得到什么?我们这些学习上成功的人士,当初那些教辅只是给了我们敲门砖,还能带来什么呢?我承认,应试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今天我们别无选择的办法。

问问社会,我们真的爱孩子吗?近日,在央视教育频道,朱永新教授说,现在的电视对孩子教育要赎罪。我们看看电视台尤其是主流频道,每天的新闻有多少是关注教育的,有多少是关注孩子的。前几天黑龙江的张丽莉老师——被称作最美的教师,这放大到全国教师的面前,也就是不做到这样都不能算作美丽的教师。我当时是含着眼泪看了张丽莉老师的相关报道,我愿意做一位像他那样优秀的教师,在当时情况下我也会像张丽莉老师一样去救下孩子的,只是我的家庭要承担太多。我想问的是,我们的社会很多工作是不是滞后了?我国每年14岁以下儿童因车祸而丧生就有1.85万人,尤其近年来逐年攀升的数据,于是我们有了校车安全的倡议,难道只有发生了很多事情,才知道珍惜我们的孩子们吗?

为什么拐卖儿童屡禁不止,惩罚的力度够严厉苛刻吗?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有使用童工,难道真要孩子过早地开始锻炼体验生活吗?为什么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培养,社会上还能收留大量的失学儿童?为什么有那么多留守儿童,难道他们的家长愿意吗?我知道社会也在想办法改善这种环境,说老实话,这些年对于孩子的关爱要好的很多,我们教师也在努力,我们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罪,不是从民族大义和人类繁衍上考虑,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小家庭的幸福。为什么犯罪的低龄化、烟民的低龄化和辍学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在加剧,为什么去年高考弃考有100万,而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还不到100万?难道只是学校教育问题。

关爱孩子身心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能不能不要一味地向教育问责,能不能不推卸责任,我们所有成年人都应该负责,难道不应该吗,包括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关于孩子的报道能不能少一点功利呢?在这个六一全世界儿童的节日,我提出了反思,因为不想把上帝交给我们的这张白纸弄成污迹斑斑。我们每一个人的子孙生活的环境是今天我们自己给的。您可以抽时间看看电影《上帝之城》,会让我们每位成年人都震撼,善待我们的孩子吧!

 

分享到:
分享 转载(2)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