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后的一些思考

2016-02-23 15:11评论(0) 浏览(36) 转自:王红梅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后的一些思考

                                                                              三台县七一小学   王红梅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又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不能兼顾,事先设想好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学习新课标后我对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不解和新奇。为此探究性学习被教师广泛运用与教学活动中,这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符合儿童的天性和认知,当然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学习模式却不知不觉成为了“成功课堂”的必然模式和唯一模式(接受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模式也应是我们选择的对象)。我们都是探究学习的受益者,不否认探究学习第优越性,但当它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种标志时,必然误导我们在课前准备时为了探究而设计探究性活动,而不是为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设计,使之失之偏颇。(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很多时候看到了学生在动,学生在说,但在动在说之余,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有的思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引发学生思考,用有效的提问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获取知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老师在教学用数方格求不规则图形面积一课,当学生用找出上界和下届的方法求出取值范围时吴老师不失时机追问:“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面积的吗?试一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无疑是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更接近实际面积”成为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和目标。)

      在新课改下,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接受学习曾一度被视为新课改的“绊脚石”成为批斗对象,探究学习被冠以“新课改”理念下的唯一学习手段,学生任何知识都必须以探究的形式获取,好像这样才能体现课改精神。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多元的。探究学习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接受学习在具备条件下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现今的教育考核制度下,我们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没有协调好说他们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点也不为过,提高能力流于一种形式,只做到了表面功夫,当然学生成绩也不会好,教师做了素质教育的傀儡,学生成为了素质教育的牺牲品。

二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新课标提出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在教师引导下不能按计划走, 这时我们的教师往往急于让学生明白和掌握数学知识,迫不及待的呈现知识。学生没有了或者错过了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没有了这种经历,探究就是一种形式。这时,教师的引导尤显重要,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学生往探究的道路上带,但又不能超之过急,取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问题产生,问题是学生学习思路的反映,正体现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能因为课前准备没有涉及而错过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机会,这时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为了少让学生“吃亏”, 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往往会凭借自己对历界学生和考题的研究,替学生考虑得很周到,在学生还没有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时就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让学生不要犯这些错。这样学生的思路窄了,再来经历这些过程就束手束脚,体味不到过中乐趣。北京教育研究院刘延革教授曾说:“不怕学生犯错,要给学生犯错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犯错的过程,从中总结(多让学生走弯路)。”

三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就其班级学生认知共性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选择符合学生的学案,如何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选择符合自身教学的教案。这对于“快节奏”的教学活动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现代教师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脱离了手写的苦海,集体备课、下载大批名优教案、名优学案。这些本来是件好事,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研讨,也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老师们手中都拿着打印得整整齐齐的一成不变的教案和学案我不得不问:这样的教案我可以用吗?它适合我和我的学生吗?我想“借鉴”的同时更需自我的“融合” 。“我们应该直面孩子的差异,承认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出来。设计有差异的课程,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获得有差异的评价,意义就变得极为重大。(新课标解读  雷玉芳)”设计有“个性”的教案和学案更利于“因材施教”。

四 避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形式大于优势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无疑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的亮色,形象地呈现生活化的数学,让我们的课堂容量得以拓宽。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课堂改革之路走得无比顺畅,让我深信他的无比优越。但在我有幸听了张齐华老师“三无课堂”(无粉笔,无课本、无课件)的《24时计时法》,吴宗宪老师的《重叠》后我反思:毫无信息技术含量的课为何教师教得如此轻松,学生学得如此轻松?比有信息手段的课让我更有听的欲望?是他们把握了教材,把握了学生,因而也把握了课堂。朴实的课堂更显老师的教学技能之高超。由此我想到了专门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举行的赛课活动,主办方的目的是要普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与把握,我们的参赛者却脱离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身来展现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信息技术不需要无孔不入,它不是修饰我们课堂的,它是在需要的时机为我们的课堂服务的。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要深刻领悟其精神,在其指导下理性思考、认真实践,把研究教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让教学活动日趋完善和完美。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3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