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孩子

  •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的教育是功利的教育,是刻板的教育,确实,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父母无心的做法会令孩子烦恼不已。那么,做父母的最忌讳做什么事情呢?孩子最大的烦恼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为你逐一分析。 1、申辩 爸妈最忌的事就是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最怕的情形是: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 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

    2015-09-15 17:40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07)
  •   幼童的智力发展和大脑的发育(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发育)都与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幼童到5岁时大脑的重量已达成人的90%左右。智力发展头四年达成人的50%,到8岁 可达成人的80%。虽然智力发展与外环境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得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不注意全面必需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供应不足,那么智力的发展亦会 受到影响。   孩子长到3、4岁以后,体重增长的速 度会慢一些,而身长的增长则较快,这是因为

    2015-09-15 17:21
    0 喜欢
    评论(0) 浏览(88)
  •   在孩子眼里,父母都是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如果大人们做法不当或教育方式不当,会很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这里列举一下家长的行为中,会影响孩子成长的禁忌。   家长不应该决定孩子的一切事情   由于孩子还小,家长觉得孩子的思想还不成熟,往往替孩子决定一切。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好的。强行决定孩子的所有事情,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没有了民主的意识,会觉得强权战胜一切。这样会对孩子的

    2015-09-15 17:12
    2 喜欢
    评论(3) 浏览(108)
  •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   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

    2015-09-15 16:5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76)
  •   1.理智设定您的期望   由于大多数兄弟姐妹都会发生争执,对于孩子们之间应融洽相处,父母应该保持合理的期望。现实情况是,如果你有多个5岁以下的儿童,你可以预见,大约每6分钟孩子们就会发生某种争议,不至于是拉扯头发这种,但会是某种争执,曼恩说。 于是,家长会懂得,解决问题的道路是漫长的。要尝试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策略,比如要求争吵的孩子必须安静地玩耍,一起互相帮助,分享玩具和合作。   2.避

    2015-09-15 16:5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68)
  •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成内向和外向,这仅仅代表性格的两 种心理取向,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性格的不同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医院的新生儿房里,有的宝宝哭个不停,有的则很安静,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类型不 同。这种生理基础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发展倾向。不过,性格虽有先天遗传的基础,但后天环境仍然是影响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内向的孩子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不容易引起别人

    2015-09-14 15:0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42)
  •   一、知识:自立成才的杠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知识是孩子自立成才的有力杠杆,有了它,孩子能有美好的人生。有技巧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一步一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增长更多智慧和才能,是父母的重要课题。   二、沟通:心意相通的桥梁   融洽的亲子沟通不仅是亲子间维系亲 情的基础,更是相互交流、彼此理解、提高培养教育效果的桥梁。融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进彼此

    2015-09-14 14:50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29)
  • 一、受益终生的教育法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投地,本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期盼,但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例子枚不胜举。怎样才能爱的得法,爱得恰到好处?以下四条教育法则供你参考。 1、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

    2015-09-14 14:29
    5 喜欢
    评论(1) 浏览(123)
  •   一、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恩爱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爸妈妈是结合的。   如果夫妻

    2015-09-14 14:22
    1 喜欢
    评论(0) 浏览(95)
  •   财富这个概念,最初是从钱而来的。不过,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肯定不是多少金钱,不是多少房产,不是多少家业,单纯的物质满足并非正确爱孩子的方式。就算留给孩子一笔再巨大的财产,如果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败家子、寄生虫,那也会有倾家荡产的一天。   科技时代,知识就是力量。那么,知识是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吗?我想并非如此。我曾遇到过一位80多岁的老院士、老科学家,他说: 任何一个领域的较量, 到最后都是人

    2015-09-14 14:1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39)
  •   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你会看见一个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看见的不一样   曾经有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害怕, 吵着要出去。妈妈不明白,一向喜欢玩的孩子怎么会排斥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但是当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

    2015-09-11 15:3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10)
  •   莫言说过: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为了帮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为大家总结了家庭教育的通用公式。   1、表扬孩子的通用公式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   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

    2015-09-11 15:1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01)
  •   分数好坏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重要标准,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分数又显得尤其的重要,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名次,而是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一种查漏补 缺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孩子上进心、拼搏动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法。自古有云:物极必反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过,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了,现在谈谈关于 初中学生与老师与家长之间如意走入误区的几个问题。   误区一   要求越紧反抗越强   中考是一种选

    2015-09-11 15:02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9)
  •   人们常把六月天比作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形象刻画出孩子喜怒哀乐的情绪无常,但是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化呢?而孩子的 这种情绪化往往更多是负面情绪。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在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产生负面情绪,他们也会郁郁寡欢、怒不可遏、无理取闹,这很正常。所以,作为家 长,要懂得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将负面情绪转为正面动力。那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情绪排毒呢?   三部曲   

    2015-09-11 14:1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73)
  •   1.威胁孩子   典型:经常说: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不喜欢你。   父母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大人都是为了他们好,于是,在此情形下,尤其是当妈妈的就使出自认为是杀手锏的招术:妈妈以后就不喜欢你。   心理学家:发誓不再喜欢自己心爱的小宝宝,算是一种最严厉的管教方式,实践证明 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孩子们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而且,孩子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

    2015-09-11 14:12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19)
  •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优秀,在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很简单基础,家长可能不太能看出孩子的过人之处,而快到初中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优秀的孩子会表现出一些特性,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   举一反三   有些孩子在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奥数,在讲新课之前,我都要把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作一些铺垫。如讲用比例法解图形问题时,出示三角形 ABC,D是BC的三分点。求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DC面积的

    2015-09-11 13:5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25)
  •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回家什么都不和家长说。父母担心、焦虑、想知道,难免会追问孩子,一味追问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更加的沉默。孩子不交流,家长要耐心寻找深层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不和父母交流五大原因   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说,是否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父母情绪化   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敢说,是因为说了怕父母沉不住气,把事情闹大,在学校受气的还是自己;是不

    2015-09-10 16:42
    0 喜欢
    评论(0) 浏览(72)
  •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会随之改变,并且要求也会不一样了,从小时候的宠爱,到长大后的略加严格,孩子和家长都有一段路要走,培养孩子好习惯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则是知识体系学习,所以家长对幼儿园孩子的期望是孩子是否开心,是否健康。但进入小学后,随着学习目标、学习环 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家庭期望的变化,都会令心智懵懂的孩子一下子无所适从。所以

    2015-09-10 16:19
    0 喜欢
    评论(0) 浏览(74)
  •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与之相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分阶段。转眼间孩子又长大了一些,已经上小学了,进入了新的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也要随之进步,培养孩子以下两点很重要。   培养孩子好情绪   幼升小和幼儿园入园一样,都会遭遇分离焦虑的问题。所以上小学前,家长对学校的描述一定要正面积极,告诉孩子那是一所有趣快乐、老师亲切、同学 友爱的学校。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新生的家长不要每天回

    2015-09-10 16:0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05)
  •      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差、学习马虎都是困扰家长的大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呢,关键又在哪里呢? 专家指出,家长在教育中不自觉的错误,可导致孩子多种心理问题,并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1、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   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

    2015-09-09 16:11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10)
81-100 共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