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发展史2 雕塑part2

2011-11-23 07:32评论(0) 浏览(280)
 

西方雕塑一瞥

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腊雕刻、古罗马雕刻、

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 世纪雕刻。风格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

希腊雕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神庙中的浮雕饰带、三角形墙雕刻,以及其

他独立性雕刻。古希腊雕刻突出之点在于它创造了一种西方从无到有的美的

综合典范,它是难以企及和富有独创性的高雅艺术范例,它同时也是历史上

第一次对人类自身自然美的崇高揭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塑造语言和

宝贵的遗产。

古希腊雕刻

古希腊时期不仅留下了举世无双的雕刻珍品,同时由于题材的扩大,区

域的发展,使得整个欧洲受到影响。由于社会和历史等原因,希腊艺术由盛

到衰的复杂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希腊艺术确实为西方艺术以后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古罗马雕刻

随着罗马艺术取代希腊艺术而成为西方新的艺术中心,这与它当时政治

强国的地位分不开。虽然希腊曾被罗马帝国占领,但值得注意的是古罗马却

十分重视希腊艺术,同时仍保存了古罗马自己的艺术特点。

罗马肖像艺术给欣赏者以强烈的印象,它不仅形象酷似,技巧完美,最

为重要的是它深入刻画了罗马人的心理特征和人物品格,一般均显示出一副

威严和坚定的罗马人面容。

古罗马除肖像雕刻外,祭坛和凯旋门等建筑物上的雕刻也颇具特点,在

这些有特色的纪念性浮雕创作中,表现的大都是当时发生的历史具体事件,

在这一点上与希腊浮雕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希腊浮雕表现的是理想世界而

罗马的浮雕所表现的却是一种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它歌颂的是当时的具体

历史事件和人物。

中世纪雕刻

罗马后期到文艺复兴以前这几个世纪的欧洲历史称之为历史上的黑暗时

期,我们在研究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时,不能忽视宗教在这里面所起的巨大

作用和影响,它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宗教的理性

作用,使艺术的风格受到了影响。在艺术格调上缺乏了真实性的魅力。这时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却并不占主导地位。

要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这个时代,是独立而又明确的历史特定时代,并不

是历史的中断,值得提及的是在中世纪具有独立特色的哥特式雕刻,它是做

为哥特式教堂的组成部分而产生的,在德国和意大利留存下较丰富的遗产。

文艺复兴时期雕刻

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是有巨大历史意义和影响的,在众多的著述和研究

文献中无不对文艺复兴做出了崇高的评价。因为它不仅是古文化的复兴,而

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人的自我觉醒和再生,是对人类自我的重新再认识

的估价。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尊重科学和崇尚人文主义。进步的学术思想导致

了宗教权威性的根本动摇。

文艺复兴是历史性的全面超越和突破,它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和

教育等领域都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直是文艺繁荣的中

心,形成了重要的佛罗伦萨派。其后在罗马、威尼斯和米兰,文艺复兴运动

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罗马因地处政治中心又有大量古遗迹和藏品,

更显示出它的优势。

这样的时代必然蕴育出众多的杰出艺术人才,初期则有乔托、佛罗基俄、

波提切利等大师,全盛期则有著名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

朗基罗。

文艺复兴雕刻方面著名的前导是多那泰罗,他是米开朗基罗以前最杰出

的雕刻家。他的雕刻高徒是委罗基奥,他的学生则是达·芬奇和波提切利。

从米开朗基罗到贝尼尼这一历史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则是乔维尼、

达·波隆纳,他在处理人物喷泉以及巨型人物雕像上做出了不寻常的贡献。

继古希腊和古罗马之后,世界雕塑史的艺术巨匠当然是米开朗基罗,他

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米开朗基罗一生留下的完整的作品并不多,但在绘画、雕刻等多方面为

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艺术遗产。他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峰,而他的

逝去又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结束。

文艺复兴衰微在北欧国家则显得缓慢,并且逐步出现一种新的雕塑上的

“巴洛克”风格。它来源于学院派和形式主义,但到了17 世纪却风行于欧洲

不少地区,并出现一批优秀的雕刻大师。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造型的运动和

变化,注意明暗对比和色彩的明快以及场面的宏大等。

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巴洛克艺术,是我们研究西方雕塑史过程中的重要

文化现象。它不仅指建筑艺术,实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将艺术推向整个

欧洲的重要阶段。

巴洛克艺术和文艺复兴不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它的中心仍在罗

马。既汇集了欧洲各国的优秀艺术人才,并进一步传布到整个欧洲,实际上

是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后期,各国均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巴洛克式雕塑

家。

巴洛克艺术的光辉代表人物,是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他的

一生享有盛誉,过着优裕的生活。他兴趣广泛,非常机智,并多才多艺,而

且一直得到教会和贵族的重视。

他的艺术特点是:构图生动,人物内心丰富。在《大卫》这一传统题材

中,他力求突破,并以激烈的动势、生动的表情以及明暗的对比等不同的方

法塑造了这位英雄形象。

贝尼尼是文艺复兴后到18 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具有重要影响的巴洛

克艺术家,他是位有着非凡创造性和富有积极精神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在技

巧上有重要突破,并为后代留下丰富遗产。

18 世纪的雕刻

18 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引起了欧洲政治上的剧烈的变革,而且几乎

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旧社会的批判,导致新思潮的产生,

认识到理性的重要,重商、追求享乐,物质的繁荣,在精神上普遍有着乐观

主义的气氛。它有利于艺术争鸣和艺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是人们更加认识

到自然科学在达到物质和精神需要方面的重要性。

资本主义带来了现代文明,也认识到艺术是生活中美的体现。

在18 世纪曾出现了艺术上的“洛可可”风,它的主要特点是追求艺术上

的快感,要求摆脱束缚的“非对象艺术”表现在舞蹈、音乐、装饰艺术和建

筑上的装饰手法,这一风气在法国和德国特别盛行。

在一些新的考古发掘后,遗产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庞贝古城的被发掘,

罗马成了研究古典艺术的中心,对古代事物的探求好像使人们觉醒了,使热

诚和敏感代替了冷漠和迟钝,产生对人类自身和对大自然的认真态度。

美术和心理学的发展促使艺术向多风格发展。激进的时代思潮,激起了

艺术家们对个人特色和自由创作的追求。

雕塑与建筑和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不同,它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法国

取代罗马成了新的世界艺术中心,进而影响到全欧洲并波及全世界。

16 世纪以来的法国一向以意大利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17 世纪在建筑和

雕刻上有较强的装饰风气。雕刻艺术走向世俗并产生对官能美的追求。18 世

纪的“洛可可”风曾占有重要地位。乌东(1741~1828)在其他大多数雕塑

家被人们淡忘的情况下,作为18 世纪艺术史上的不朽人物被载入史册。他的

突出贡献在于肖像雕刻上,他感觉敏锐,严格细致,结构严谨,起伏有致,

准确概括并能维妙维肖地刻画出对象的内在灵魂。他一生完成了大量的雕塑

创作,成就高出同代人。

18 世纪法国另一位有所作为的雕塑家为法尔康涅(1716~1791),他的

著名作品有为俄国作的《彼得大帝骑马像》(又名《青铜骑士》)及《浴女》

等。

新古典主义雕刻

17 到18 世纪的艺术家都遵循着古典艺术的传统,但缺少文艺复兴运动

时期的那种创造精神,考古发掘和温克尔《历代美术史》的出版,带动了古

典主义的再一次兴起,但大多停留在形式的模仿。拿破仑提倡古典艺术的全

盘再现,进而形成一种新古典主义风格,而且遍及欧洲各国。新古典主义的

首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肯诺瓦,代表作品有《恋中的普赛克》《吻别丘别

德》等,他有着很高的雕刻技巧和装饰风格。他创作了著名的拿破仑妹妹保

利娜·波拿巴博尔盖赛的侧卧像,形象接近维娜斯,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

代表作。

肯诺瓦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追求古典的理想美,在传播古

典雕刻的技巧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浪漫主义雕刻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出现于19 世纪20 年代,首先表现在绘画上,其次

也影响到雕刻艺术。

浪漫主义者反对单纯的形式美和理性的束缚,追求跳跃式的生命,热情

肯定生活和自然,并以它为表现的核心。强调个性,把感情和想象看作是创

作上的重要因素。浪漫主义没有统一的风格,只有相近似的流派。

法国的浪漫主义雕塑家束缚少、派别多,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刻的代

表人物为弗朗索瓦·吕德。他的杰出作品是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在

古典主义影响较大的法国,吕德的成功创作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其他

尚有大卫·丹格尔。他是位有民主信念的雕刻家,在艺术上他追求生命的感

受和真实的形象,创作有《哥伯特将军纪念碑》以及大量的浮雕肖像。

法国又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雕刻家为扬·巴蒂斯特·卡尔波,他最有影

响的雕塑为《花神》,他动用了明暗的塑造方法,显得活泼和富有生气。《舞

蹈》是他另一件杰出作品,有着强烈的运动感和艺术魅力,突破了学院派的

稳定死板的表现形式,显现出勃勃生机,在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中形成浪漫主

义的重要特色。

现实主义雕刻

在19 世纪中叶,现实主义在法国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被提出来。现实主义

首先在文学上,其次在绘画中有明确的反映,但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范畴,而

常在客观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个性与共性的对立四点上摇摆不定,并曾影响

到全欧洲。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方面的学院风气,主张艺术作

品要表现生活,使作品生动有力,并能揭示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要运

用雕塑的特殊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有的把新古典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

义手法结合起来,产生更真实的感觉。艾米佑利斯·达鲁是杰出的法国现实

主义雕刻家,他曾参加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被判无期徒刑,逃往英国,并

在那里创作了不少现实主义肖像作品,大赦回法后继续从事雕塑创作,《法

国之歌》和《共和国的凯旋门》是他的代表作品。

象征主义雕刻

象征主义发生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起自法国,后来影响到欧洲和

美国,先来源于文学,后扩展到绘画和戏剧,它主要反对现实主义的戏剧和

自然主义小说。主张以象征的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潜在奥秘,强调启示性的

美感和体现寓意性世界,认同感情和观念、线条和色彩、装饰美与精神美的

一致性。

象征主义者认为某些深刻真理是不能被直接表现出来的,只能用象征、

神话等间接的手段加以体现。它以同现实主义的决裂为其任务,象征主义方

法对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

应该肯定象征主义在雕塑艺术上的重要作用。纪念性、装饰性、园林等

雕塑艺术品在象征主义思潮影响下,显得丰富多采和更加活跃。

象征主义没有非常明确的主张和统一的观点,在创作上与浪漫主义、技

巧上与古典主义均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不能忽视象征主义创作观点对雕塑艺

术发展的积极意义。

肖像雕刻

欧洲自罗马时期起,肖像雕刻就成为一个重要艺术手段,从文艺复兴到

巴洛克,肖像雕刻一直在发展着,贝尼尼、乌东是肖像雕刻家的光辉代表。

由于肖像雕刻的特定要求,形成它的现实主义传统。纪念性艺术与肖像

雕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肖像雕塑在室内外的造型处理上也各有不同,室外肖像可属纪念性雕塑

的一种,而室内的肖像雕塑则适应于室内环境和它的架上性特点,视点的不

同,材料的不同,影响着肖像雕塑采用不同手法和表现技巧。在肖像基础上

需要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灵刻画,头胸像的切割和装饰性处理也是肖像雕刻取

得成功艺术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世纪的欧洲各国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

肖像雕刻家。

浮雕那时在肖像雕塑中曾发挥了广泛的作用。

雕塑与宗教

自古雕塑就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19 世纪的欧洲,宗教艺术面临

着与现代潮流的矛盾。宗教雕刻与教堂建筑样式一直互为依存,如18 世纪的

哥特式建筑,曾影响其他地域,到了19 世纪中叶40~60 年代欧洲曾修建了

近200 处教堂,但绘画和雕塑都不适应那死气沉沉的宗教艺术的要求,艺术

家要求更新,但并没能根本改变这种状态。

这一时期以宗教为题材的雕塑,大多单独进行表现,并赋予新意。如俄

罗斯雕塑家安托科尔斯基表现耶稣受难时不是在十字架上,而表现为被绳索

绑着的乐观的囚犯。有的则将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表现为形象完整、比例结

构严谨标准的古代中东人。也有的将圣母或者天使表现得更具有现实生活中

的标准女性气质,有一种起初的美感。这一切使得以宗教为题材的雕塑,在

手法和风格上既有古典主义的、又有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表现因素。这

类雕塑家所保留的仅仅是宗教题材,其表现风格则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