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中看历史

2013-03-27 22:27评论(0) 浏览(174)

     ??笑话中看历史

——前苏联笑话和斯大林体制

日常授课时,总感觉前苏联的历史比较难讲,原因有二:一是前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学生也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前苏联,大部分学生感到遥远、陌生、没有感觉,不感兴趣,二是相对于中国历史,西方的美国、西欧来说,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比较少,只有教材中干巴巴的几名话,令人乏味!因为这两个原因,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彻,在识记上难度也大,久而久之,便形成的恶性循环,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热情。那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几个前苏联的笑话,笑过之后,体会其中蕴含的深义,让我对苏联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想,我何不把它应用于我的教学活动呢,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必然能做到事半功倍!于是,我用心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笑话、幽默、加以甄别、筛选之后,将它们用在了我的教学活动中,果然效果不错,现在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笑话: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有一个苏联高官,手中握有批给紧俏商品的大权,为谨慎起见,更为了显示其权力,他有一个习惯,对来人的请求,他从来都是只批准一半,比如说,有人想让他批买两台彩电的条子,他必然只准你一台。他的下属们都知道领导的这个特点。这位领导有两个女儿,可巧,他的秘书看上了他其中的一个女儿,经过热恋之后,他向女朋友求婚成功,最后只差准岳父的批准了。怎么办呢,他想,还是向领导递个条子吧,怎么写呢,写我准备和您的女儿××结婚?按照这位领导的脾性,肯定是不能批准,考虑再三,最后,他这样写道:“我准备和您的两个女儿结婚,希望您能批准”结果怎样,他的准岳父批示:“只准同其中的一个女儿结婚”!哈!愿望达成了,这个秘书还真是聪明。这个笑话其实讽刺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苏联人的思维方式,缺乏创新,死板僵化。

讲了这个笑话之后,学生的反应如何呢,哄堂大笑之后,回味其中,必然能抓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掌握其中的精髓。

第二个笑话:是两个前苏联人的对话,一个苏联人问另一个苏联人:“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对方回答:“当然是苏联人了”又问:“为什么是苏联人”又回答:“没有衣服穿,吃不饱,还认为自己是生活在天堂里”呵呵,这个反映的是一部分苏联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认为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太低,同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不符。如果说上一个笑话谈的是斯大林体制的特点,这个说的就是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了,关乎民众生活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冷笑话。

第三个笑话:现在轮到戈尔巴乔夫了,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人们想到了改革,于是从农夫赫鲁晓夫(我给前苏联的三个领导人各起了一个名字:农夫赫鲁晓夫、武夫勃列日涅夫、屠夫戈尔巴乔夫,你知道为什么吗?)到武夫勃列日涅夫、再到屠夫戈尔巴乔夫都纷纷进行改革,前两者是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治标不治本,到戈尔巴乔夫更是厉害,来了一个“建设科学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对前人的努力全盘否定,直接导致了苏联人思想的混乱。终于一手葬送了苏联,不愧为屠夫的称号。具说戈尔巴乔夫在位时,人们对他的改革失望透顶,不满情绪高涨,甚至还有许多人想杀他。有一个人拿枪去了他的寓所,可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怎么回事儿,他说,想杀戈尔巴乔夫的人正在他家门前排队呢,他抢不到位置,所以回来了。听了这个笑话之后,学生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憎恨戈尔巴乔夫呢?这当然和他的经济改革成效、思想上提倡的所谓“新思维”有关。于是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效果自然很棒!

       三则前苏联的小笑话,分别谈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影响、及最终结果。让学生在笑声中学到了知识。化解了老师的难题。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只要老师们有心,关于发现,就会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捷径。做一个有魅力的历史老师,还你一个轻松愉快的历史课堂!

前一篇:
电影中看历史
后一篇:
又扣分了
分类:
私密博文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