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有法可循的。如果能注意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孩子成绩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错误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提高成绩,甚至有非同寻常的阻碍作用,这一点又往往易被忽视。下面是总结出来的学生9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不少学生学习毫无计划,既没有长远计划,也缺乏到天到节到学科的具体安排,

    2015-05-08 08:3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2)
  • 当爹的都好好看看,以后孩子不给力别怨别人孩子是父亲的影子,希望每个阅读完全文的父亲,都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 爸爸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1、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爸爸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用理性的父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正确导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责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爸爸爸爸也应该向孩子学习别忘培养孩子合群意识给孩子种下一粒理

    2015-05-08 08:3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3)
  • 孩子的命运关键看父母的德行修养,12岁前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活碑,尤其是母亲的隐私和性情的写照。     ----- 王凤仪    小孩子的疾病跟家长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不是父母孝道有亏,就是性情不好,从怀孕时就播下了孩子日后身体和性情的种子。王善人说的很好:不要迷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自己包的饺子还能不知道什么馅,还问别人为什么这样?    一次一位读到博士的中医,带了一家人来找王老师了,是一

    2015-05-08 08:3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3)
  •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惟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以他们自然的方式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 2、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 3、鼓励他多运动。 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与情绪,从运动中还能发现

    2014-08-23 19:58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0)
  • 初一新的生活开始了,小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养成很多习惯,往往会把这些习惯带到初中的生活中去,这时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1、学习方法的转变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

    2014-08-23 19:5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85)
  • 小郭:我发现最近我儿子越变越自私了。 老高:这没什么希奇的,现在的独生子女都自私。 小郭:那天我们全家去饭店吃饭,他点了一盘鱼香肉丝,上来以后他一筷子也不让别人动,说这是他的菜,即使吃不了,别人也不许吃。 小张:那你还不教训他?简直太过分了嘛。 小郭:我是要打他,可他爷爷奶奶马上护在前面,孩子都是给他们宠坏了。 家长爱孩子,这当然没错。但千万不能把孩子宠到天上去了,否则就会酿成爱的苦

    2014-08-23 19:5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4)
  • 一天,淘淘哭着从学校跑回来。原来放学时,淘淘和明明争抢一只皮球。淘淘先抢到,明明跑过来要夺,淘淘不给,明明就踹了淘淘一脚。作为淘淘的 父母是让孩子追出去打个两拳头,让明明尝尝厉害?还是正确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呢? 答案似乎应该是后者。从21世纪的人才需求来看,不仅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独立性、创造性和竞争性,而且更要具有友爱和谐的合作精神。 假若孩子从小就学会霸道、任

    2014-08-23 19:5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8)
  • 其实,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 心理。所以,包容孩子的过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过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大部分父母也想包容孩子的过失,但有时就是控制不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你不妨按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体谅孩子的过失 在生活中,有时父母

    2014-08-23 19:5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1)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情非常常见。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 这时,父母应该包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 习惯。 关心孩子,应该对孩子不小心的过失行为给予包容。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

    2014-08-23 19:5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6)
  • 专家们分析,当父母们感到疲劳、沮丧、生气的时候,最容易将脾气对 孩子爆发。尽管这只是一时之气,很快就会过去,但糟糕的是这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儿有一些有效的办法,既能给孩子说明道理,又能使你的脾气短路。 哭闹:在购物的时候,你6岁的孩子看到一个想要的玩具,你说不能买,他却无休止的央求,哭闹就开始了。 我们发火的原因:那种无理、刺耳又没完没了的哭闹声确实是对人身心的一种折磨。 保持冷静

    2014-08-23 19:5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89)
  • 暗示法:导引孩子意愿 1.为了让孩子向讨厌的科目挑战,可把喜欢的科目留到最后才做。 2.要让孩子做不太喜欢的事情时,可以说[隔壁的小朋友也做]。 3.给孩子太好的环境,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孩子的意愿。 4.在孩子的房间贴上他所喜欢的明星或风景照片,可提升其向上心。 5.对于妄自菲薄的孩子,要经常使用鼓励的语句。 6.如果在孩子面前常说[反正]等话语,孩子就不会努力。 7.有时用[你

    2014-08-23 19:5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79)
  • 你希望孩子做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如果孩子做得不是那么完美,你就介入,对孩子做的工作进行清理、完善,那么你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如果你把厨房角落里孩子忘记的地方又打扫了打扫,你等于是在告诉孩子他做得不够好,卡芮-爱兰德是父母工作室的领导人物,《增强孩子的自信》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说遗憾的是,孩子开始觉得自己不够好。爱兰德为我们提供了下面这些10秒钟方法,这些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们更

    2014-08-23 19:5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86)
  •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一位妈妈如何帮助她三岁的儿子乔丹表达他对于新生儿的不安情绪。宝宝还有三个星期就要出生了,一天,乔丹突然哭了起来: 乔丹:我不想家里有一个新宝宝,我不希望你和爸爸跟他玩,爱他。 妈妈:你对新宝宝感到不安。你希望没有新宝宝。 乔丹:是的,我只想要妈妈、爸爸和乔丹。 妈妈:你只要一想到新宝宝就生气。 乔丹:是的,他会拿走我的玩具。 妈妈:你还有一点害怕。 乔丹:是的。

    2014-08-23 19:5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00)
  • 3-6岁,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而7-12岁则是正在凝固的水泥。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而他仍然需要成人不断地支持来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 自信心,以应付即将来临的青春期的冲击。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学业压力日益繁重, 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 父母的束缚,也从更大程度上容易受到媒体和同伴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

    2014-07-31 23:4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15)
  • 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孩子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父母的恼火。而父母越是恼火,对于孩子越发训斥,这样就使孩子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父母与孩子之间

    2014-07-31 23:4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7)
  • 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我们要对每个孩子都要一分为二来看。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为,孩子特点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比如,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基因不同,后天的 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环境、生活给养、生存空间、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到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可是,许许多多父母忽视了这个事实,总以为别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也能行。千万不可以用同一个标准

    2014-07-31 23:4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51)
  • 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该给孩子什么?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父母不断追求的艺术,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自己的家庭教育,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魅力。 精神需求VS物质需求 中国有些家庭,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

    2014-07-30 17:4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5)
  •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幸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却人人可以感受和品味,幸福是感激,是温暖,是奉献,是宽容,是奉献,让我们苦苦寻觅,又无限向往。其实,幸福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幸福是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时心底的春光;是假日里一杯浮晃着淡碧的暖茶;是心存感激、谅解别人后的那善意释然的一个微笑;是远行时亲人的叮咛;是与三两好友在茶肆间爽朗的谈笑;是月华如水的河边恋人的拥抱;是垂暮之时回味的

    2014-07-30 17:4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14)
  • 父母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勿对孩子恶语相向 第一、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

    2014-07-30 17:4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98)
  • 每一天的生活点滴,总会有不同甜酸苦辣的心境产生,将这篇文章储存至你的心灵,随时给自己叮咛和鼓励,让短暂的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哦!一起加油吧!    1、不要热衷于眼前的显赫    只强调现在的恶意竞争,指主张瞬间的标新立异,指图一时痛快,指为一点浮光,则是急功近利,明显的短期行为。若是此风成为一种潮流,那是绝不可取的。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跑,还得考虑长远功业。    2、学会道歉    人生有太多的地

    2014-07-30 17:4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101)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20 共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