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教育的真境界

2014-01-13 09:53评论(0) 浏览(1459) 转自:宋奇藩

李镇西:教育的真境界  

2013-12-10 09:15:14|  分类: 教育沙龙|字号 订阅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则微博——

有句话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在外讲学,主持人常说我有“很前沿的理念”,我总是解释:“我没有任何前沿的理念,甚至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仅此而已。

有人读了我这条微博,说我低调,说我虚怀若谷:“这就是大家!越是有学问,越是虚心。”这真让我不知说什么好了。我哪里是什么“虚心”,分明就是“心虚”。我多次说过:“和老一辈大师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别说没骄傲的资本,就是连“虚心”都没有资格。

也有人质疑:“什么?作为一个教育者,还是一个教育专家,连自己的教育思想都没有,那你做什么教育?”我没有说假话,也不是谦虚,我有教育想法,有教育思考,有教育理想,但确实没有属于自己原创的教育思想。我从来认为,教育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原创的。从根本上说,从孔夫子到卢梭,再到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富于真理性的教育思想已经被说得差不多了。教育思想的创新哪有那么容易?我同时代的其他人也许具备“理论创新”“思想超越”的能力与勇气,今天说“国内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新思想”,明天说“第一个创立了”了什么“新理念”。但我不行。然而我并不因此而自卑。我用一生的行动将真正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落实于我的教育实践,就非常好了。假如——我说的是“假如”——有时候还能够将教育家们的思想有一点点当代化或中国化的“创造性”,那我就喜出望外,无比自豪了。

在这则微博中,我提到“朴素”“常识”“良知”。这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三个关键词。以我三十一年的教育经历,我有资格说:“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

所谓“保持朴素”,就是不夸张,不华丽,不喧嚣,质朴,本色,素净。教育没那么多的“花样”,没那么多的“创新”,什么“一校一品”,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多半是文字游戏,多半是用来应付各种检查验收的,或写在招生宣传展板上的。记不清是叶圣陶还是谁,对教育说过这样朴素的话:“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如果有一个农民扛着锄头来到田间地头,先来一番关于“种地特色”或“耕田创新”的演说,或者今天一个口号,明天一个概念,这不很滑稽吗?种庄稼,无非就是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该播种就播种,该施肥就施肥,该除草就除草。哪有那么的“新”可以“创”?教育,不也是日复一日做着平凡琐碎的事吗——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真认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找孩子谈心……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一个日子,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吗?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的全部吗?再说直白一些,守着孩子过日子,教育就这么朴素。

教育的朴素还表现在语言表达上。上周我去了安徽歙县,自然想到这里诞生的陶行知,想到先生的许多教育表述:“爱满天下”“教育为公”“人人都是中华民国的老板”……这些朴素的语言却是对“爱心”“平等”与“民主”最深刻的表达。再想到当今教育界那么多华而不实的辞藻和不知所云的概念,什么“碟动模式”什么“JBC教学法”,令人眼花缭乱,云里雾里。有的专家写文章,作报告,不引用几句哈贝马斯或涂尔干,好像就没有“高度”没有“深度”没有“广度”。有的老师受其影响,无论写什么文章,开篇都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惭愧的是,我以前也如此,言必称“苏霍姆林斯基”。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好意思。我不是说写文章不能引用名人大家的话,贴切自然的引用也是可以的,而是说第一,不要硬贴标签,不要狐假虎威;第二,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那是最好的。所以现在我写文章,能不引用别人的话就尽量不引用。

所谓“遵循常识”,就是以清醒的大脑守住基本的理性,用众所周知无需证明的知识去辨别和判断真伪。以前“水变油”的骗术懵倒了很多人,其实凭常识就可以识破。现在教育领域也有许多“水变油”。戳破这些骗术,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过人的智慧,只需常识。比如,有一所初中创办不过三年,第一届毕业班就夺得了许多“第一”,于是校方大吹大擂其如何“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但我就不信这个所谓奇迹。后来私下从该校“内部人士”了解到,原来他们做了许多“手脚”,比如拼命挖别人的“优生”,同时不择手段地强迫“拖后腿的差生”一个个“自愿转学”……这样一来,当然“一炮打响”当然“一鸣惊人”。我之所以一开始就看破了其谎言,依据的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常识。如果有人非要说“一分耕耘十分收获”那肯定是放屁。又比如,有一所学校声称其特色是“消防教育”,说是“通过消防教育带动了全校的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一听就凭常识判断这是吹牛不打草稿。消防教育是很重要,但如果居然能够“全面带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那教育部应该发文让全国所有中小学都普及消防教育,或者干脆把“实施素质教育”改为“普及消防教育”。但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人热衷于这种骗术,用各种“新潮理论”包装其假货;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不少人相信。我认为,遵循常识,是抵御所有骗术的利器。

当然,科学在发展,知识也在更新。有时候昨天的“常识“也许今天就成了谬误,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地心说”曾经也是“常识”,但“日心说”诞生后,所谓“太阳围绕地球转”变成了荒诞的笑话。因此遵守这样的“常识”很可能成为“拒绝新知,因循守旧”。但我这里所说的“常识”,显然是已经被人类千百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并且依然在证明的最基本的公理。

所谓“坚守良知”,就是永远守住自己的童心,就是守住做人最起码的善良与诚实。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想想我们当初做孩子的时候,希望遇到怎样的老师,现在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好了;或者说,我们现在也有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这就是“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良知”。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就是“良知”。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这就是“良知”。不偏心,不势利,保持师生关系的纯洁,这就是“良知”。

一说到教育,我们一些教育者容易想到一些宏大的词语:“理念”“品牌”“模式”“国际化”“人类价值”“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现在估计又加上了“中国梦”……唯独很少想到具体的人。我这里说的“具体的人”,指的就是每天在校园里向我们迎面问好的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别忘了,“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这样“创新”,那样“超越”,不是为了“贯彻落实”什么什么“会议精神”和哪个领导人的“重要讲话”,而是为了每天在校园里雀跃奔跑或在教室里凝神谛听的孩子。这就是“良知”。

教育的良知,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一些细节上。面对孩子高扬着小手臂说“老师好”,我们也真诚地回一声“小朋友好”;弯腰拾起从远处滚过来的乒乓球,然后笑眯眯地还给奔跑过来气喘吁吁的孩子,或者干脆就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课堂上随时关注坐在后排边上那个成绩不好因而自卑的小男孩,设计一个他能够回答的问题,然后有意抽他起来回答,最后让全班同学给他以掌声;发试卷时,把写有分数的一角卷起来再交给学生;学生走进办公室,先对他说“请坐”,然后递上一杯水;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一本作业而不是敷衍地写个日期;预备铃响了之后就走进教室,而不是等到正式上课铃响了之后才匆匆赶到课堂;备课时,为了弄清一个字的古音或一个词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而翻阅比较不同的辞书字典,琢磨推敲……这些都是“良知”。

很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台湾作家张晓风曾在阳台上看着自己儿子上学的背影,感慨万千,然后回到书房写下一篇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这位母亲的发问,敲击着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我们所有的工作,不是为了对得起千千万万母亲的托付与信任吗?

于是,今天—— 2013年5月29日的清晨,我在校园一隅的车里,怀着圣神的心情写下这篇文字,算是对自己庄严的提醒: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对天下所有母亲最好的回答。(来源:2013-05-29李镇西的新浪博客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